中国足球界长期存在着令人匪夷所思的管理乱象。日本名帅冈田武史在受访时披露的一则往事,深刻揭示了中日足球理念的鸿沟——这位曾执教浙江绿城队的教练,竟遭遇俱乐部投资人直白地建议\"打骂球员\"的荒唐要求。
训练场边的一幕令人瞠目:俱乐部老板观摩完课程后,毫不掩饰地质询冈田:\"为何不对球员动手?\"其理论依据竟是\"中国球员不打不成器\"。这种将体罚美化为教育手段的论调,恰是\"棍棒教育\"这一糟粕在现代职业体育中的延续。可悲的是,在2012年的中国足坛——这个职业化改革已推行二十载的领域,仍有管理者将职业运动员视作需要暴力管束的顽童。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种野蛮管理最终反噬了俱乐部自身。在坚持陈旧理念的岁月里,球队战绩持续低迷,直到资本更迭后才重现生机。值得庆幸的是,冈田坚守了职业操守,否则外籍教练体罚球员很可能演变成一场舆论风暴。细思极恐的是,投资人此举或许暗藏祸心——通过制造教练与球员的对立来分化团队,这种权术游戏在当今中超仍时有发生。
这一事件恰成中国足球管理困境的缩影。当大多数俱乐部沉溺于粗暴管理和内耗时,广州恒大早期的专业运营模式就显得尤为可贵。遗憾的是,这样的正面典型终究凤毛麟角。在体罚文化、派系倾轧的泥沼中越陷越深的中国足球,其整体萎靡实非偶然。冈田的遭遇不仅是个案,更是折射出中国足球亟待革新的深层痼疾。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