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已经划上了完美的句点,但在 " 双奥场馆 "" 冰球圣殿 " 的国家体育馆—— " 冰之帆 " 中,拥有国际顶级水平的冰球运动员更衣室,全程服务于 2022 北京冬奥会男子冰球项目全部赛事、女子冰球部分赛事及冬残奥会冰橇冰球部分赛事。深晚记者揭秘冰球运动员的更衣室有哪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设计理念和巧妙设计。
据悉,该更衣室由中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科技)设计建造,秉持 " 绿色、共享、开放、廉洁 " 的办奥理念、力争打造具有国际顶级水平的冰球运动员更衣室。
▲北京冬奥会冰球比赛更衣室
内部设计上,更衣室由 14 个更衣室单元、2 个公共制冰室、1 个公共磨刀室组成。每个更衣室单元面积 173 平方米,由 8 个功能模块像 " 拼积木 " 般快速安装而成,布局上采用四室一厅一卫一淋浴的配置,整体装配率达 95% 以上。为了方便冰球运动员比赛和热身训练,通过优化路线,更衣室设立在比赛馆与训练馆之间,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运动员行走距离。
▲更衣室内部一览
响应运动员需求的同时,为保证更衣室可以在 6 天的冬奥会、残奥会过渡期无缝转换衔接,贯彻 " 残健共融 " 办赛理念,设计师们充分考虑了残奥运动员的需求,调整设备安装高度,在功能设施、公共走廊、出入口坡道等处安装了扶手、感应式烘手机等无障碍设施,在卫生间、淋浴间等位置预留了充裕的回转空间,为冬奥及残奥运动员提供舒适便捷的赛会体验。
▲更衣室通道
此外,中建科技特邀国际冰联专家为冬奥及残奥运动员量身定制运动员更衣柜,材质把控、颜色选择、更衣柜摆放,座椅和层板高度、面板和椅背倾斜角度、挂钩位置、样式和数量设计等均以运动员使用为中心,以提高运动员的使用体验为目标。例如,面板和椅背并不垂直于地面,而是采用 " 倾角 " 设计,更便于运动员穿着冰鞋。在更衣柜的下面,设计师们设计了一个可掀起的座板,为运动员们提供了更大的存储空间。柜子上还设计了 3 个通气孔,能够防止装备长时间闷在密闭空间里变潮。
▲磨刀室、更衣室
更衣室内部不仅存在着这些闪烁着 " 人本 " 光芒的小设计,也存在着 " 高大上 " 的 " 黑科技 "。在更衣室的单元空间配备了七大智慧系统,包括 " 综合布线系统 "" 有线电视系统 "" 安防监控系统含门禁 "" 计算机网络系统 "" 数据存储系统 "" 广播音像系统 "" 智能报警系统 "。同时,每间更衣室还设置了智慧物资云平台机器人,利用 " 刷脸 ",可以瞬间点亮运动员专属装备。
▲休息室
中建科技高度重视可持续发展工作,切实践行 " 新发展理念 ",在设计前期充分考虑到冬奥、残奥及赛后更衣室的全寿命周期使用需求,为赛后投入社会二次使用预留了丰富改造空间;在内部设计中采用绿色建材,将 " 绿色低碳 " 的理念落实落地。未来,更衣室相关设施既可以作为商亭、展览展示空间等使用,也可以就地回收,实现奥运遗产的重复利用,创造新价值,中建科技也将为冬奥会更绿色、更环保、更精彩贡献科技力量。
▲邀国际冰联专家为冬奥及冬残奥运动员量身定制
深圳晚报记者 郑淑仪 实习生 朱懿 受访单位供图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