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世界杯扩军至64队?好像跟国足也没啥关系,不如抓紧把内功练好

国际足联近期针对南美足联提出的2030年世界杯扩军方案展开激烈讨论。9月23日的会议上,将参赛队伍从32支增至64支的提案成为焦点,这一可能改变世界杯格局的动议引发了全球足球界的广泛关注。虽然最终决议尚未达成,但各方势力已展开激烈博弈。

对于中国足球而言,扩军话题尤为敏感。即便亚洲区名额可能突破10个,以现在国足在亚洲第14位的排名和持续低迷的表现,想要获得入场券仍面临巨大挑战。回顾国足近年战绩,从亚洲杯小组出局到世预赛早早淘汰,球队实力与排名下滑形成恶性循环。即便2026年世界杯亚洲区名额增至8.5个,国足依然铩羽而归,这为2030年的前景蒙上阴影。

扩军提案的源头可追溯至今年3月。乌拉圭足协主席阿隆索率先提出64队方案,背后暗藏东道主的精心盘算。作为2030年世界杯六国联办方之一(包括阿根廷、巴拉圭、葡萄牙、西班牙和摩洛哥),乌拉圭希望借百年世界杯契机,通过增加场次获取更多经济收益。然而这一"如意算盘"遭到欧洲足坛强烈反对。

德国足协主席纽恩多夫直言不讳地批评该提案"从竞技到组织都是灾难"。欧足联主席切费林更警告,若比赛场次从64场暴增至128场,球员伤病风险将成倍增加。他举例称,英超球员单赛季已需应对75场高强度比赛,国家队赛事若再增负,必将突破运动员身体极限。

亚足联和中北美足联虽未明确表态,但私下对扩军持保留态度。他们担忧赛事质量下滑和球员健康问题,更警惕世界杯可能变成商业利益牺牲品。这种顾虑不无道理——当参赛门槛降低,比赛观赏性和竞技水平难免打折扣。

中国足球的困境与世界杯扩军争议形成鲜明对比。现在世界排名第94位的国足,正经历新老交替的阵痛。虽然U20小将王钰栋等新星崭露头角,但整体青训体系仍显薄弱。要培养出能在亚洲赛场具备竞争力的球员,需要持续投入和时间沉淀。

现实来看,寄希望于扩军政策"放水"并非明智之举。即便2030年真扩军至64队,以国足现在发展态势,突围希望依然渺茫。当务之急是夯实青训基础,完善联赛体系,而非将命运寄托在名额增加上。世界杯参赛资格终究要靠实力说话,这个足球世界的基本法则永远不会改变。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格雷格-门罗/Greg Monroe
第二十届世界杯国际标准舞公开赛在深圳福田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