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BA这个商业与竞技并存的联盟中,球队管理层总是在寻找各种方式来优化薪资结构,其中"买断合同"就经常被提及。那么,买断球员真的能帮助球队规避奢侈税吗?这个问题远比表面看起来复杂。
当球队与球员协商买断时,通常会支付比原合同金额更低的买断费。例如,某球员剩余2年2000万合同,球队可能以1200万达成买断协议。这部分金额会计入球队的薪资总额,但确实比原合同金额要低。
NBA的奢侈税是根据球队超过工资帽的金额按阶梯式计算的。买断虽然减少了当期薪资支出,但需要注意:
联盟为了防止球队滥用买断避税,设置了多项规定:
"买断后的薪资空间释放是有限的,特别是对于高薪球员。球队仍需承担大部分合同金额,避税效果其实有限。"
2016年篮网队买断德隆·威廉姆斯就是一个典型例子。他们通过延期支付条款,将买断金额分摊到5年,确实缓解了短期薪资压力,但长期来看并未真正"避税"。
总的来说,买断更多是球队与球员的双赢选择:球员获得自由身,球队减轻薪资负担。但要完全规避奢侈税?那几乎是不可能的。精明的总经理们更倾向于通过交易、选秀等更有效的方式来管理球队薪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