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足球运动,赛前非常适合做dynamic warm up,就是通过小幅度的动态的肢体活动达到拉伸肌肉,增加心率和呼吸。
这是区别于单纯静态的单纯肌肉拉伸,可以很好地增加关节,韧带和肌腱的柔韧性以及肢体的活动度。
图片来源:pexels
除此之外,专业的足球俱乐部经常采用四步热身法:
第一步:动态拉伸
第二步:静态拉伸
第三步:姿势活动(就是模拟运动中可能发生的转体,加速,和摔倒的防护等。)
第四步:团队合练
对于业余球员,上场之前进行15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还是很有必要的。
牛晶医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比赛前的运动装备挑选非常重要。舒适的球衣、合脚的球鞋、袜子以及护腿板,守门员还需要特殊的护具。
这项容易被忽略的准备工作,在比赛中是相当重要的一环。合适、合规的运动装备可以为球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减少因为护具缺陷而造成的伤害。
其次,在专业赛事中,参赛选手应当熟悉对方的防守特点,可以避免在对抗冲突中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在赛前要充分地热身,可以做一些慢跑、跳跃及拉伸活动。 此外,赛前充分饮水及营养补充也是必需的。
Q2. 足球赛事中常见的运动伤害有哪些呢?
崔玉杰医生
足球运动是非常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比较严重的是四肢和脊柱的骨与关节骨折,常见的是:
●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
● 膝关节软骨损伤
● 踝关节损伤包括骨折和韧带损伤
● 跟腱断裂
● 肌肉拉伤
● 扭伤或挫伤
● 肌肉痉挛(也就是抽筋)
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将肢体抬高、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立即冰敷等现场的急救措施十分重要。
对于比较严重的损伤,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的骨科,由具有治疗运动损伤经验的医生看诊。配合专业的康复医师治疗,可以尽快恢复正常运动机能。
图片来源:bigstock
牛晶医生
在疾跑、抢球与铲球时,易发生腿部的肌肉拉伤。
突然改变体位,急停转身,可以引起膝、踝关节的韧带及骨的损伤。
用足外侧踢球,容易损伤踝部距腓前韧带;用足内侧前脚踢球,由于膝关节屈曲,小腿突然因球的作用而外旋外展,就很容易损伤膝的内侧副韧带、半月板及前交叉韧带,特别是与对方运动员“对脚”时更容易发生。
守门员因为经常扑球摔倒,所以很容易发生手腕舟状骨骨折及肘部鹰嘴滑囊炎及血肿。
争头球时,也会有脑震荡等情况发生。
Q3. 为什么有些球员们下场后会在一旁进行腿部冰敷?
崔玉杰医生
足球运动后,运动员的下肢肌肉由于活动过多,会充血,水肿。使用冰敷可以很好地减轻充血肿胀,减少乳酸滞留,缓解疲劳。
当然,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静力拉伸,肌肉放松按摩也是非常必要的。
牛晶医生
在剧烈运动后,毛细血管会充血甚至破裂形成血肿。
球员们冰敷的目的是防止毛细血管破裂,减少血肿形成的可能,以此预防进一步的损伤。
Q4. 长袜、护腿板等护具有什么特别的功用吗?
崔玉杰医生
我们的小腿前侧软组织比较少,也就是“皮包骨头”,直接撞击很容易受伤。同时,踢足球时小腿前侧会有很多机会被直接撞击,发生软组织损伤或者骨折。
小腿前侧护腿板可以有效地减少小腿的损伤,同时有这样的保护,运动员会增加安全感,从而在场上有更好的发挥。
图片来源:pexels
牛晶医生
护腿板在球员与对方对抗时起到分散、缓冲施加到小腿上的压力和冲力的作用,从而保护球员,防止骨折。
国际足联规定在正规比赛时球员必须穿戴护腿板,这也是对球员的保护以及对赛事的安全保障。
Q5. 孩子有一颗足球梦,家长如何从旁协助“小小足球员”呢?
崔玉杰医生
踢足球,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身体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作为家长想要支持孩子的爱好,应当尽己所能地给予孩子足球比赛的规则和技术方面的知识,教育孩子做好warm up和warm down。
同时要教育孩子注意安全,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在场上要文明运动,杜绝高危动作,避免自己受伤和伤及他人。
在送孩子参与训练时也别忘了适度的陪伴,您的鼓励和场外的鼓掌欢呼会激发孩子更多的热情。
图片来源:pexels
牛晶医生
当孩子展现出充足的对于足球运动的兴趣,建议家长为孩子选择专业的足球教练。 这一点不仅仅是对想要成为职业球员的孩子,对于业余玩耍的孩子也同样重要。
专业的足球教练可以教孩子了解并熟悉足球这项运动的规则,这是开始学习任何运动前的必修课。比赛规则会限制参与者的行为,从而起到保护运动员的目的,在不了解规则的情况下就去踢,很容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不仅如此,专业的教练可以帮助孩子纠正错误的踢球方式,并且提高相关技能,事半功倍。
另外,家长还需要关注孩子的体能及身体情况,让孩子量力而行。一旦发生受伤的情况,需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应的治疗。让运动医学成为爱好的坚实后盾,守护每一位“小小球迷”的梦想。
医
生
介
绍
崔玉杰
北京和睦家医院
骨科医生
副主任医师
◆ 崔医生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并于2005年取得骨科学硕士学位。他于2017年完成在澳大利亚迪肯大学的学习并取得健康卫生学硕士学位。崔医生大学毕业后在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工作多年,掌握创伤骨科和各类骨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2019年作为访问学者,前往美国德克萨斯州贝勒医学中心进行访问学习,掌握了骨科治疗领域的前沿理念和方法。
◆ 在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之前,崔医生在天津医院创伤骨科从事门诊、急诊和病房工作,擅长包括成人创伤骨科以及骨与关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 崔医生拥有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每年完成约200例左右的手术。对于多种骨与关节损伤、软组织损伤以及肢体功能重建有着丰富的积累。
◆ 崔医生曾在骨科核心专业杂志《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和《天津医科大学学报》发表学术文章。并入选国家卫健委全球卫生人才库,服务于我国全球医疗合作项目。
牛晶
北京和睦家医院
骨科医生
◆ 牛晶医生2008年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并获得本科学位,之后于2016年获得伦敦大学学院硕士学位。
◆ 在加入北京和睦家医院之前,牛医生先后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6医院及北京一家高端私立骨科医院工作,完成了外科及骨科专科医师培训。在英国学习期间,牛医生师从英国著名关节外科教授Alister Hart,学习髋、膝关节置换及肌肉骨骼学,并于英国皇家国立骨科医院和皇家自由医院实习并发表学术文章。
◆ 牛医生曾接受AO创伤骨科初级培训,亚太腕关节医学会认证的腕关节高级培训,膝关节镜和肩关节镜的国内相关培训,并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了肌骨超声进修学习。此外,牛医生还曾接受过美国初级和高级生命支持培训。
◆ 牛晶医生拥有十余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运动损伤的诊断与治疗,例如:关节镜下微创膝、肩和腕关节手术(半月板修复、前交叉韧带重建、髌骨脱位重建、肩袖损伤修复、肩关节撞击综合症及腕关节TFCC损伤修复等)。还擅于运用超声进行骨关节慢性疼痛的定位精准治疗。
◆ 牛医生曾参与过包括北京2022年冬奥会在内的多项体育赛事的医疗保障。以及参与过多部学术书籍的翻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