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运动员年薪降到500万后,前国脚:别降薪了!球员就该挣高薪

孙继海在2023年亚足联职业足球研讨会上指出,职业球员需要从5岁开始专业训练,到25岁进入成熟期,这期间家庭投入超过200万元,这种前期投入与后期回报的强关联性,构成职业体育特有的薪酬逻辑。

范志毅在东方体育日报专栏中写道,李玮锋2006年半月板撕裂治疗期间,每月仅领取基础工资8000元,中国足协医疗委员会数据显示,中超球员平均职业生涯年限仅8.2年,远低于欧洲五大联赛的12.6年。

与球员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俱乐部经营者的现实困境,广州城俱乐部副总在《体坛周报》采访中透露,2022赛季我们薪资支出1.2亿元,但商业赞助仅入账4000万元,这种收支倒挂在中超具有普遍性。

在这种背景下,限薪令被视为拯救职业联赛的"休克疗法",如果继续维持原有薪资体系,中超可能在3年内面临系统性崩盘。

但这个问题也是几年前的了,不过近日,徐亮在直播的时候,遇到了网友提出建议,“中超应降至日韩球员收入水平”,因为近两年中国足球依旧是没有进步,很多人对其已经产生了失望,所以也试图用这样的方法,让国足可以进步。

当前中超本土球员顶薪为税前500万元人民币,而日韩联赛顶级本土球员年薪远超此标准,韩国K联赛门将赵贤祐年薪达740万元,日本J联赛球员大迫勇也年薪更高达1750万元,徐亮认为中超球员薪资已是日韩的三分之一,“再降就没人踢球了”。

徐亮强调足球运动员职业生涯短暂,通常在30岁左右,并且需承受高强度的身体损耗,他以自身经历为例,指出球员从小投入大量时间与金钱,退役后还需面对长期生计问题,若薪资过低,家长将不愿让孩子从事职业足球,导致青训断层。

还称运动员“流血流汗”的付出常被忽视,例球员需长期离家训练比赛,每年在家时间不足半年,且伤病风险极高。他认为现行薪资是对这种特殊职业属性的合理补偿,他认为现在的薪资非常合理,他认同还表示“不能在降薪了”。

不过对于徐亮的回答,很多人都在他“卖惨”,因为国足水平长期低迷如,并且球员身材管理松散,对比欧洲球员的肌肉线条完全不一样、比赛态度消极等问题,认为“高薪低能”现象亟待改变,有评论尖锐反问:“若真有能力,为何不去日韩或欧洲联赛争取更高薪资?”

其实徐亮的回答也是没有问题的,作为曾经的足球运动员,他自然是想让足球越来越好,但是如果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不成正比的话,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羊城晚报---2020.12.14:《中国足协正式公布未来三年三级联赛财务约定指标》

抖音个人账号《徐亮》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首战即夺冠!王梓阳世界冬季极限运动会单板滑雪夺金创历史澎湃新闻.
FM2021球员搜索功能常见失败原因及详细解决方法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