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世界杯来临,英格兰媒体总会陷入一种奇特的情绪循环——从赛前狂热造势,到赛中激情呐喊,再到赛后苦涩反思。今年卡塔尔世界杯也不例外,《每日电讯报》专栏作家亨利·温特写道:"我们总在重复同样的故事:天赋异禀的年轻球员、革新战术的主教练,最后却总在点球大战中功亏一篑。"
"索斯盖特的球队像极了英国天气——偶尔阳光灿烂,多数时候阴云密布。"——《卫报》体育版头条
小组赛阶段,《太阳报》用整版刊登贝林厄姆的肌肉特写,标题赫然写着"我们的新救世主"。BBC每日播客中,前国脚莱因克尔反复强调:"这是1966年以来最强的中场配置。"《每日邮报》甚至发起"足球回家"倒计时活动,在温布利球场外竖起巨型电子钟。
当凯恩在对阵伊朗的比赛中梅开二度,天空体育的解说员激动得破音:"这就是现代足球的完美诠释!"然而四分之一决赛对阵法国时,《镜报》直播博客的实时评论画风突变:"又是这样...我们永远跨不过顶级强队这道坎。"
出局后第三天,《每日电讯报》头版出现意味深长的标题:"我们需要的不是英雄,而是体系"。著名评论员加里·内维尔在专栏中写道:"看看法国队的姆巴佩,再想想我们是如何使用福登的..."与此同时,社交媒体上#改革草根足球#的话题持续发酵,有球迷在BBC留言区质问:"为什么我们的U15还在踢长传冲吊?"
如今距离下届世界杯还有三年,但英格兰媒体似乎已经开始了新的轮回——《观察家报》最新曝料称,英足总正在接触某位"崇尚控球"的西班牙籍教练。或许正如《金融时报》那篇被疯传的评论所说:"英格兰足球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我们自己浪漫化的想象。"